查看原文
其他

因路而兴,中原大城的突围战

五仁儿 泰伯网 2022-05-16

泰伯网 五仁儿 | 撰文


“凌晨1:30,郑州新郑国际机场,从阿姆斯特丹机场空运来的161箱三文鱼刚刚到达。由于天气原因,这批三文鱼在前站滞留了5个多小时。经过反复确认,这批三文鱼品质基本完好,没太大问题。可以达到采购商的要求。”

“时针指向6:00,搭载着欧洲汽车零部件、高档服装的卢森堡货运航班抵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;两小时后,它满载着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、箱包等货物返回卢森堡。

......

这是发生在郑州航空港的场景。

2020年的第二天,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率先开工上马。

开工的10个项目,涵盖航空物流、高端制造、学校基础设施等,总投资43.4亿元。

在整个全年规划里,实验区初步谋划的项目数额和总投资额,是航空港第一批开工的50倍不止(重点项目585个,总投资3425亿元)。

一来一往,来来去去,像极了当年郑州火车站的繁忙。


01

火车拉来的产业


60多年前,郑州还是一个叫做郑县的小县城,隶属于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。

冲着“开封城,城摞城,地下埋有几座城”的传言,笔者也曾在开封的街头走了一走。

在去的路上,导游多次提起,开封市中心的建筑,鲜有六层以上。当时没有几个人信,而当市区就呈现在眼前时,一行人竟说不出话来。

窄小的道路、矮矮旧旧的小楼,看起来半点儿都不像市中心。

这座掩埋着六座不同时期叠加在一起的古城,几番被黄河水泛滥淹没,在当时自然也无法承接“河南第一条铁路”的重任。

而位于开封西侧的郑州,不似开封黄河段那般复杂凶险,反而在当时成为了被卢汉铁路选中的城市。与此同时,东西走向的汴洛铁路(陇海铁路的前身)也开始动工。这两条铁路的交汇点,正是郑州。

在修建卢汉铁路郑州段时,近3000多名铁路工人浩浩荡荡地从全国各地进驻郑州。


郑州火车站


那个年代,修筑一项工程,往往要耗费十年八年的时间,铁路工人们的家属们也纷纷从广东、湖北、湖南来到郑州。

再一次的大规模“移民”得益于纺织产业的发展。

1953—1958年间,郑州以一年建成一个纺织厂的速度,先后在中原区建立了5座国棉厂,再加上改革的国棉二厂,几座棉纺厂的总面积比当年郑州市区还要大。

六大国棉厂建立后,很少种植棉花的郑州,一下子出现了大量的劳工缺口,更缺乏比较成熟的纺织工人。

这一情况下,全国各地十几万的纺织工人,被火车拉到了郑州。有的是国家从上海、苏州等地的棉纺厂抽调熟练工人,有些则动员了河南各个地市的年女青年前往棉纺厂工作。

10余万工人的衣食住行,激发了当地的大量需求,直接带动了中原区的整体发展。中原区的学校、医院、住宿,还有工人文化宫、青少年宫等周边配套设施逐步开始完善起来,这个被老郑州成为“西郊”中原区也开始崛起。

1980年那年,郑州市委党员干部会议上定下了个小目标——把郑州建成以轻纺为中心的工业基地。有数据显示,政策执行后的第二年,是郑州纺织行业经济效益最好的时候,那一年郑州纺织业工业总产值达7.1亿元,利润1亿多元。

最直观的体现是,棉纺厂工人的收入稳步居高,加上各自补助以后,一个棉纺工人每月能够收入50元左右。

对于郑州周边的人们来说,能够进入棉纺厂上班、能够嫁给或者娶一位棉纺工人,是一件相当荣耀的事情。

而当时郑州人口最为集中的棉纺路,可以说见证了这段郑州史。“消费最高的是西郊,女孩打扮最洋气的是西郊,整个西郊带动了整个郑州的经济,棉纺厂流行什么,郑州就流行什么。

然而,“纺织城”的辉煌并未持续下去。在当地人看来,到了上世纪90年代,郑州纺织业日甚一日地陷入了改革滞后、资金短缺、设备陈旧、产品单一、包袱沉重、债务增多的困境之中,生产能力从占全省的一半下降到不足1/20。

此番背景之下,“以土地换生存”的“改革模式”在当地悄然浮出水面——棉纺织厂以位于黄金地段的土地为资,委身房地产开发企业,后者则帮助前者异地新建企业,获得新生。

2013年11月,郑州国棉一、三、四厂的产权被郑州翰园置业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以6.27亿元的总价收入囊中,六大国有棉纺织企业全部转为民营。

这期间,有人退休、有人离职、有人远走他乡,有人离开了又回来。

几个棉纺厂该搬迁的搬迁,该改造的改造。国棉三厂还基本保留了原来苏式建筑风格的样子,被规划为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。

但不可抵挡的是,多条铁路选择了郑州。米字形的铁路网,使四通八达的郑州一度成为中国的十字路口和中转站。

从“火轮车”到“和谐号”“复兴号”,火车拉来了郑州人群的变迁。这一吸附力更多源于产业的变迁。


02

大航空物流


一边是曾经辉煌的老企业没落,另一边是新兴工业区的崛起。

国棉厂卖身于房地产商的那年(2013年),郑州航空港试验区获国家批准。

此前,航空城还只是“新郑机场”。

对于既没出海口、还在对外开放中步行缓慢的河南来说,航空港试验区的设立,无疑是省内的一号工程,也自然被寄予了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几乎全部梦想。

关于“如何抢占新高地”,关于“怎么把握河南的机遇”,以及关于“如何改写中原地区经济在中国版图中长期落后的历史”......

在当时的一些专家看来,“北上广三大门户机场搞航空港经济区是名正言顺”,郑州作为一个内陆城市,发展航空港的念头用“野心十足”形容更为贴切。

重压之下,领导层共同研究了英国南部、德国东南部、美国东北部的内陆地区是如何崛起的。时任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还将《航空大都市》一书赠予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郭庚茂。

航空大都市和临空经济区的概念开始清晰了起来。

事实上,在航空港还没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之前(2010—2011年间),郑州就把富士康搬来了,也将综合保税区建起来了。

2012年,郭庚茂等省领导带队考察亚特兰大、孟菲斯、法兰克福、仁川、迪拜等国际枢纽机场,同年4月省委常委会作出申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重大决策。

正如展望那般,“几万公里的铁路和公路连接的是大陆,而几公里的跑道可以连接世界。航空港的繁荣与否,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整个进程。

只不过,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,初期在郑州机场搭乘飞机的,大多不是西装革履、当天往返的商人,而是货物。

“没有那么多人可以坐飞机”的现状使得郑州所设想的航空大都市,与北京、上海等商业活动中心的机场并不同。“货运为主,以货带客”便成为了郑州机场发展的主思路。

很快,刚设立的第一年(2013年),航空港便向河南、向郑州交了一份答卷,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亿元,增长30%;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,增长75%;进出口总额350亿美元,增长25%;财政公共预算收入15亿元,增长106%。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64.18%,居全国主要机场第一位。

规模如此庞大的货运枢纽,产业集群自然成为了重要支撑。第二年,整个空港实验区的各个部门都下达了招商引资的指标。据当时接近空港实验区管委会的人员称,实验区要完成1500亿元的招商引资,“必须是合同的,不能是意向的”,实验区还要完成投资400亿元。


郑州航空港


空港实验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大枢纽、大物流、大产业和大都市,航空核心产业、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主导产业。

郑州的目标不止于此,整个空港实验区的规划瞄准的是未来。

2016年国务院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成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的展示窗口。

航空港实验区、自贸区郑州片区、自主创新示范区、跨境电商综试区、大数据综试区五大国家战略叠加落地,空中、陆上、网上、海上“四条丝路”打开了郑州联通世界的大门。

正如当年郑州力图通过纺织“建成一个跨行业、跨地区、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”、“航空母舰”那般,航空港也在朝着开放的目标努力。不同的是,当年的梦在于打通全国市场,如今航空港想要的更多,瞄准的是世界。

 

03

从杭州来的书记:加持数字经济


2019年初传出喜讯,郑州2018年经济总量首破万亿大关,成功晋级“万亿俱乐部”。成为郑州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起点。

而对于河南省委常委、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来说,同样如此。

2019年是他在郑州履职的第一年。来之前,徐立毅一直在浙江。


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


徐立毅曾在杭州的公开场合表示,“在当今DT(Data technology)时代,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一个新基石。

如今在郑州,徐立毅书记多次谈到,“数字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、支撑性、引领性作用越来越重要”“加快数字化转型对郑州未来长远发展至关重要”……

徐立毅书记上任之后,阿里、海康威视、大华等陆续赶赴郑州,非同一般的“热闹”。

最先来的是阿里。2019年8月末,马云到访郑州,阿里巴巴与河南相关部门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。合作中明确提到,“助力河南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强省,将郑州打造为全国数字经济领先城市。

此次来访,上有高层定调,下有基层全面合作。

在马云与河南省主要领导会谈期间,阿里巴巴副总裁分别去了河南国资委、河南工信厅;蚂蚁金服副总裁则去了河南报业集团;阿里钉钉副总裁去了河南教育厅。

而早在马云到郑州之前的一周,浙商中小企业组团19家企业到河南商务厅进行协商,直言重点考察郑州、洛阳和焦作。

一个月后(9月10日),阿里巴巴(河南)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,由阿里巴巴(中国)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,注册资金1亿元,被称为阿里在中原地区设立的一扇大门。

海康威视紧随其后。9月11日,海康威视郑州科技园暨中原区域总部项目顺利摘牌,一周完成注册、50天拿地。

不出一个月,借着10月份数字峰会的时机,大华股份与郑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。事关促进郑州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产业发展,事关智慧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5G等技术在郑州的产业应用。

而相比之下,阿里在郑州一次打开了多个战略合作,对“中原机会”把握得更加迅速和密集。

揭牌的3个月后,阿里与郑州敲定了首批合作清单。这批项目,直指新零售、智慧出行、城市大脑、智慧物流、农村金融等多个领域。如盒马鲜生在郑州市场的投入计划,今年或将在郑州开设10店;菜鸟网络将助推智慧物流,在郑州继续推进跨境电商业务,除外还有口碑、饿了么、淘宝、天猫和银泰、大润发等。

阿里的进入无疑让河南、郑州在推动数字化建设、驱动产业迭代的政策进入了实际实施阶段。

如今的航空城、数字经济能否承载起这座城市的梦想不得而知,但对于“建成航空大都市”、“打造郑州城市大脑”“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”等目标,郑州已铺垫多时。

从百亿到千亿,郑州用了13年的时间;从千亿到万亿,郑州用了14年的时间。前路无期。

深入阅读|点击图片或标题

一名基层干部的2019 | 我的2019④

《精读》

关于梦想与焦虑,有些话想对商业航天说 | 我的2019①陈天桥变了吗?⊙山东,「抢」出一个黄金时代上溯百年,发现长三角的起点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金勇章:国土空间规划,湖南奋力前行 | 高端访谈腾讯反舞弊调查:60余人被辞退,10余人被移送司法,16家公司永久拉黑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